位於北海道的二世谷Niseko,以其豐沛粉雪聞名於世界。
而「Gate 系統」更是其特色之一
Gate到底是什麼意思?位置在哪裡?難度又如何?
一篇帶你搞懂Gate,打開通往粉雪世界的大門!

什麼是Gate?
「Gate(ゲート)」是連接滑雪場與自然雪域的官方出入口。這些 Gate 由滑雪場管理單位設置,會根據天氣、風力與雪況決定是否開放。通過 Gate 之後,就進入了未壓雪、未巡邏的「自然地形區域」。這裡是粉雪愛好者的天堂,也是一場挑戰自我、尊重自然的冒險。
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Gate 之外屬於非巡邏區域,沒有纜車巡邏與救援服務,因此滑雪者必須自負安全責任,並攜帶雪崩裝備與具備基本山區判斷能力。
官方認定Gate總共有11個,分布在 Moiwa、Annupuri、Niseko Village、Hirafu、Hanazono 五個主要區域。下面將按照所在雪場分別介紹所有Gate位置與特點:
Moiwa(モイワ)區域
Gate 6 – Moiwa Peak Gate
位於 Moiwa 滑雪場的山頂,是進入 Niseko 西側自然雪域的主要入口。
路線長且原始,滑行後需進行橫渡(traverse)回程。
特點: 原始粉雪、自然地形豐富、風景壯麗。
適合對象: 進階滑雪者,需具備體力與導航能力。
Gate 10 – Anbetsu Gate
設於 Moiwa 區右側山腰位置,通往外圍 Anbetsu 側域。
路線長、返程遠,是少人挑戰的深山滑行選擇。
特點: 滑行距離極長、人煙稀少。
適合對象: 高階滑雪者,追求探險感與挑戰性者。
Annupuri(アンヌプリ)區域
Gate 1 – L-Ji Gate
位於 Annupuri Jumbo #4 吊椅頂部右側,是該區最受歡迎的入口。
進入後可滑向開闊的 Osawa Bowl,地形友善。
特點: 容易進入、粉雪豐富、視野開闊。
適合對象: 中階滑雪者、初次嘗試Gate的滑雪者。
Gate 2 – Annupuri Peak Gate
與 Gate 1 同在 Annupuri 山頂區,但需步行至峰頂。
這是通往 Niseko 主峰區域的經典入口,滑降線長且雪量驚人。
特點: 高海拔出發點、雪質極佳、挑戰性強。
適合對象: 有越野經驗的進階滑雪者。
Gate 7 – Ee-sawa Gate
位於 Annupuri Jumbo #3 吊椅左側中段,交通便利。
地形平緩,是天氣不佳時也能使用的安全選擇。
特點: 容易抵達、坡度溫和。
適合對象: 中階滑雪者。
Gate 8 – Hachi-ban Gate
位於 Annupuri 區較低海拔的林間地帶。
適合能見度不佳或高區域關閉時作為替代滑行線。
特點: 低位入口、雪況穩定。
適合對象: 中階滑雪者。
Niseko Village(ニセコビレッジ)區域
Gate 11 – Mizuno no Sawa Gate
Niseko Village 唯一的官方 Gate,位於纜車中段。
通往多條自然滑降線,交通便利,是練習山外滑行的好地點。
特點: 多樣地形、路線靈活、雪質優良。
適合對象: 中至進階滑雪者。
Hirafu(比羅夫)區域
Gate 3 – Hirafu Peak Gate
設於 Hirafu King #4 吊椅頂端,是整個 Niseko 系統最具代表性的 Gate。
從山頂可通往多方向滑行線,包括北壁、西壁、東坡,視野壯闊。
特點: 最高點出發、深雪豐富、路線選擇多。
適合對象: 進階滑雪者。
Gate 4 – Fujiwara no Sawa Gate
與 Gate 3 相鄰,從峰頂滑入 Fujiwara 谷地。
擁有樹林、峽谷、碗形坡等豐富地形,粉雪質地極佳。
特點: 多樣地形、滑降幅度大。
適合對象: 中高階滑雪者。
Hanazono(花園)區域
Gate 5 – Hanazono Gate
位於 Hanazono #3 吊椅頂部,是花園區主要的 Backcountry 出口。
坡度較緩,方向明確,初學者也能安全嘗試。
特點: 簡單易走、適合練習。
適合對象: 中階滑雪者、初次嘗試者。
Gate 9 – Waterfall Gate
位於 Hanazono #2 吊椅附近,滑入瀑布谷地形。
人少、雪深、滑行體驗極佳,是愛好者口碑很高的秘密點。
特點: 人煙稀少、雪質細膩。
適合對象: 中高階滑雪者。
從雪場到山野,自由的 11 扇門
二世谷的 Gate 系統是日本最完善的官方 Backcountry 出入口設計。
它讓滑雪者能在安全規範下探索山外的原始雪景,體驗真正的「自由滑行」。
不論你是剛踏入粉雪世界的新手,還是追逐深雪的老手,都能在這 11 扇門之間找到屬於你的冒險。
記得出發前,查詢每日 Niseko Avalanche Information(雪崩資訊),並攜帶必要安全裝備
尊重山岳,才能盡情享受粉雪的饋贈。










